單車踏雪尋騎布農部落-Day 1 (望鄉、羅娜、人和、地利、潭南) (2015-01-16)

<單車路線>
伊達邵-頭社-水里-郡坑-信義-烏松崙-風櫃斗-牛稠坑-新鄉-羅娜-久美-望鄉。

今年的單車賞梅之旅,路線想來點不一樣的 ~

前幾年來到南投信義賞梅花,第一天的路線是安排三大賞梅重地 (烏松崙、風櫃斗、牛稠坑) ; 當天再接到台21線後住宿,隔天再直攻塔塔加。
Gavin知道 Rita不喜歡騎重覆的路線,因此去年時我們就沒有把賞梅的規劃安排為必來的行程。

隔了一年再來賞梅, 新鮮感又回溫了一些, 而且 Gavin事前功課做的足,參考了 Eddie及許多相關部落的路線, 今年路線第二天不騎塔塔加,
改去以往不曾到訪過的部落,讓我們開開眼界,再看看不同的視界。
第一天由日月潭出發,是考量到第二天回程時由這裡做為結束,不必再騎到水里, 是不是很棒的規劃呢 ^_^
而雖然今年的梅花比往年晚開了一些時間,不是極盛期,但能騎車來賞景,看見的不只是梅花而已,而是路上交織出的故事和回憶 !
台灣最大的布農族部落「羅娜」也是以前的口袋名單之一,這次賞梅後順遊浪漫的「千歲吊橋」過去我們極喜愛的「望鄉」。
望鄉是四面環山,一個打開家門,就能望見玉山的布農族部落,而知悉望鄉名字的由來,也更加讓我喜歡這個部落了。

第二天的路線,更是 Rita以前不曾騎過的,好新奇,也好喜歡這個路線規劃, 不再侷限在既往的模式中, 我們又在不同的路上,用單車找到屬於台灣的美景 !


2013年賞梅遊記可參考: http://rita-tsai.blogspot.tw/2013/01/vs-day-1-2013-01-05.html
2012年賞梅遊記可參考: http://rita-tsai.blogspot.tw/2012/08/vs-day-1-20120107.html
另外推薦 Eddie 相關部落路線的遊記,非常詳盡哦: 

http://skoda-eddie.blogspot.tw/2013/12/day-1.html (潭南-地利-新鄉-羅娜-久美-望鄉-東埔)
http://skoda-eddie.blogspot.tw/2013/12/day-2.html  (八通關古道-東埔部落) 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二人半夜就驅車直奔日月潭了,到了 Gavin事先已 Google街景找到的停車地點,
冬天由於天色亮的慢, 這時的天空才微微有些亮光
其實我們還蠻喜歡日月潭的, 但來的機會反而很少, 因為, 因為…有很多對岸來的觀光團,
一直有人潮恐懼症的我們, 當然是會刻意避開人潮聚集的觀光景點了,
哎呀, 現在看著天空, 今天雲層真是有點多呢…
「水社碼頭」
「水社」為日月潭交通轉運與飯店最集中的地方,後面也是最熱鬧的商店街,換而言之,

 大家最常出沒的地方就是這裡啦,雖然今天雲層太多, 無緣看到美麗的日月潭日出景色,
 在清晨時分,享受觀光客來訪前的靜謐
趁著 Rita 騎車閒晃時, 就來介紹日月潭的四大公共碼頭吧 !  朝霧碼頭、水社碼頭、伊達紹碼頭、玄光寺碼頭。
「朝霧碼頭」: 這裡是日月潭腹地最為廣大的一個碼頭,每年的湧渡日月潭就是從這裡開始的,若想看日出,朝霧碼頭也是首選哦,從文武廟方向望去緩緩升起的太陽光,照射在湖面時,染上一片金黃色,很美麗哦 (我們沒有親眼見過,只有看過別人分享的美照)
「水社碼頭」: 在日月潭北面的涵碧半島上,港口設計結構採用浮動式碼頭,這裡是日月潭最熱鬧的觀光商圈、店家、飯店等,因交通便利,這裡也是初訪日月潭時最佳的旅遊起點
「伊達紹碼頭」: 原住民「邵族」人口聚集最多的村落就位在伊達邵碼頭所屬的日月村,這裡是搭乘遊艇的重要據點,販賣各種原住民紀念品商家及餐廳民宿..等林立於此,許多人特地來此搭乘的日月潭纜車離碼頭距離只有約1公里左右, 建議可由木棧道修築而成的「伊達邵親水步道」步行往返碼頭與纜車之間
「玄光寺碼頭」: 正對著涵碧半島, 聽說日月潭最火紅的阿婆茶葉蛋,就在這個碼頭附近,今天我們也會騎到那裡去逛逛唷
不愧有著世界級美景的日月潭, 晨光初露時,湖面映照的山水景色,這裡有著恬淡寫意快活,令人讚嘆,
若有更好的天氣,湖面如鏡的景色就會映入眼簾啦 (我都是看別人以前PO的美照想像的啦)
別再往前騎啦, Rita可沒有水上飄的輕功啊…
其實我們只是多把握一些沒有遊客時的愜意, 多拍拍照啦
看看,天空多了些色彩呢, 雲有漸漸消散的跡象哦,不過要拍到更好的照片,可能要等個把個鐘頭吧,只能忍痛放棄,
騎車時會有很多可遇不可求的景色, 再待一會兒,我們就要繼續今天的單車旅程囉
沿著日月潭環潭公路, 由水社往玄光寺碼頭方向騎,公路旁設有景觀台, 可以俯瞰碧波萬傾的美麗潭景
「日月潭環潭公路」是一條環繞日月潭的臨岸道路,全線位於南投縣魚池鄉境內,
由台21線、台21甲線組成,全長約33公里,是台灣最長的一條環湖公路
「玄奘寺」
環潭公路旁這幅巨大的壁畫,像不像是騎進了畫廊一樣呢 ?
三藏肩上背的是心靈糧食--經書 , 我們的背包是裝真的補給糧食, 噗…
不過都是一樣, 旅程中要充滿毅力堅持啦…
路旁小徑有棵開的茂盛的梅花耶, 走, 來去 ~

遠眺下方船隻停靠在碼頭邊, 清晰可見蜿蜒曲折、依山傍水的環潭公路就在下方,等會兒就要騎下去的路
下滑到公路此處, 直行有停放車輛的地方,就是通往「玄光寺碼頭」
開放陸客觀光後,這裡和阿里山一直是來台旅遊團首選之地, 常常聽聞有人為了日月潭玄光寺前這一顆石碑拍照,鬧的很不愉快, 有人戲稱這種石頭就叫「吵架石」
現在沒團體遊客, 難得我們會跟地標有拍照的機會呢
「玄光寺碼頭」
遊艇停靠在岸邊,看著臨潭背山的美麗景色,此刻真有悠然寂靜的感受,
這個碼頭真是一覽日月潭景色的最佳地點,
對面是水社碼頭、日月行館和那傳說中高級住宿飯店, 涵碧樓, 我們只能遠觀,住不起啦,
另外有看到潭中的那個小島嗎 ? 聽說是邵族的祖靈聖地「拉魯島」邵語:Lalu
可參考維基百科說明 : 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8B%89%E9%AD%AF%E5%B3%B6%B3%B6
把握清晨靜謐時光, 來到浮動碼頭拍照
玄光寺下方的這處浮動碼頭,為了因應大陸觀光客暴增,才緊急再增設的,
大陸人口眾多,一窩蜂的出團旅遊,承載量是很可觀(可怕)的
碼頭有清楚標示, 船要開往的地點,
若假日來搭船, 大約15分鐘左右就有班次了, 由玄光寺出發到下一站「伊達紹碼頭」,航行大概就是5~10分鐘,
坐船就可以欣賞到日月潭湖面綺麗風光, 當然, 我們一定是騎單車去欣賞享受囉
多年前玄光寺的浮動碼頭上,曾同時間擠上5、6百名陸客,嚴重下沉,凸顯了這裡大量遊客湧入時的安全疑慮,
後來才又再增設了浮動碼頭,目前共有三座
離開玄光寺碼頭,繼續沿著環湖公路下滑,往「頭社」的路上,漸漸已經看不到日月潭湖面景色了
開始看到檳榔樹,就代表已經快要到頭社了
公路旁, 成排已落葉凋謝的落羽松
魚池鄉的「天寶堂」,有著超過20公尺高,全台灣最大的三太子雕像,
剛剛騎在公路旁遠遠就看到了, 特地騎進來看看到底有多大,
哈哈, 比照起小矮人 Rita, 知道有多高大的三太子了吧
(三太子有風火輪, Rita也有風火輪哦, 不過速度差了很多就是了,呵呵)
剛剛一路由日月潭沿著「台21線」往信義鄉方向騎, 趁著非假日, 要到賞梅重地 「烏松崙」、「風櫃斗」
看看今年的花況如何,還沒有看到花之前, 沿途高山的景色,就很吸引我們了

「新高登山口」
今天不是去爬山,僅是拍照做個記錄啦 !
在台21線與台16線岔路口, 騎了好幾次這條路, 不仔細看還真的容易錯身而過的石碑,
老實說,這是我第一次發現, 噗 ~~
回家查了網路,這個石碑建於1930年代,是當時登玉山的真正入口,
因海拔僅300多公尺,須再爬升3600多公尺落差,才能攀上玉山峰頂, (以前爬玉山真的是困難重重啊)
而現在玉山登山口,是在海拔2600多的塔塔加鞍部, 只要爬升海拔1千多,已經算是入門級百岳了。
而目前矗立在玉管處門口的「新高登山口」石碑,其實只是複製品


「郡坑國小」
台21線的水里鄉,有一所被群山環抱的迷你小學,幾年前騎塔塔加,經過這裡時就印象極深了,
這裡曾遭受921地震的肆虐,經過重建過後, 西式建築屋頂,還有象徵著和平的鐘塔,很簡單的設計卻讓人看了舒服
所以每當經過這裡時, 總會想拍拍這所小學

沿著陳有蘭溪谷而建的台21線, 這一處開闊的視野極佳,崇峻高山一座座相連而去,
而公路二旁果園種植的葡萄,尤其以信義鄉最是出名,
不過每次騎單車來剛好都不是產季啦, 不然我們最喜歡買產地直出的新鮮水果了
可以望見照片中的果園,現在都算是休眠期啦

87K後,筆直公路往下不斷延伸著,別開心太早,這裡只是短暫下滑一段啦

「愛國橋」
在台21線88.6K時, 岔路口右轉「投59線」, 小路進來約幾分鐘就可到達這座跨越陳有蘭溪的愛國橋,
(來過多次烏松崙,沿途指標今年就沒有特別照了,若要知道較詳盡指引,可參考2013年網誌)
http://rita-tsai.blogspot.tw/2013/01/vs-day-1-2013-01-05.html

岔路口右轉「烏松崙」  烏松崙林道約8K左右 (皆是水泥,柏油路面)
直行是往風櫃斗、牛稠坑的方向, 但是不急, 我們等賞完烏松崙梅花後,再原路下滑再去風櫃斗、牛稠坑賞花

出發前就已先留意今年梅花花況了, 但網路留言呈現二面倒的說法,
有人說正盛開, 有人則說已開始凋謝 , 有人說才開一半 ,
後來我們自己想想有人說正盛開應該是還未曾看過滿開的盛景吧,這也許是他們看過所認為開最多的時刻了,
對於我們來說,推斷最盛開應該再1週左右  (記得我們第一年來時,時間花況是最佳的)
照片這裡是烏松崙林道剛開始, 愈往上其實花況會愈好, 這裡應該只有開了3~4成而已

因為梅花實在太小,而且白色的, 若是遠拍,除非是要極盛開才能顯出它的美,
其實我覺得梅花要近拍,有著陽光、藍天點綴是最美麗,才可顯出它脫俗氣質

「玻璃橋」
去年沒來賞梅花, 今年再來時沿途發現有指標,新的觀光景點「玻璃橋」
懸掛在空中的吊橋,遠看是有點可怕耶, 不過走在橋上那種環顧山谷,凌空感受應該還不錯,
膽大的人可以排入下一次的口袋行程中

比起剛剛看到的玻璃橋, 我們比較喜歡這種景色啦, 山路隨著不斷蜿蜒持續爬升著,
右邊山壁白色一大片,都是梅花唷, 不過應該是為了採收梅果所種植的,
這一區做為賞花觀光區域,還是集中在上方的烏松崙森林渡假營

這在林道旁的梅花秘境,是我們第一年來到這裡賞梅花時所不經意發現的,
開車的人若不刻意留意,很容易忽略的地方,但現在這裡若只要有一台汽車停在小路入口的附近,
在好奇心的趨使下,通常也會停下車來查看,所以就會一台接著一台,再一台汽車停在這裡了
騎著單車的我們,很容易會發現尋找到的角落, 彎進來吧, 讓您驚喜的美景在裡面 !

我喜歡這個角度有藍天, 但雪白梅花就不顯眼了, 無法二全其美

近拍一點, 就可以很清楚看見, 其實梅花樹上, 大部份仍是含苞待放, 還沒有陣陣撲鼻的梅花清香,
但倒是有不少蜜蜂一直圍繞花朵,傳來嗡嗡嗡的聲音呢 !


此時剛好有遊客三三兩兩的進來這裡拍照, 因此我們也只能取近距離的景來拍照

這張則是 Gavin 跑到烏松崙林道上, 往下拍這處賞梅秘境的角度

央求 Gavin 來個自拍照    ^_^
可惜旁邊的那個遊客,拍了好久沒看到要走的跡象, 就湊合著拍囉

梅花秘境全景

離開剛剛停了好一陣子的秘境之地, 繼續騎回烏松崙林道, 往上尋花去

這個景色也是這裡特色之一嗎  ?
筆直的檳榔樹,穿插於大片的梅花林之中,是美景抑或煞風景, 端看客官,觀賞者心境而定囉

在林道旁,有一處開闊視野,可以眺望層疊的山巒和下方的陳有蘭溪谷,
今年此時來,無緣看到這一處梅花盛開怒放的景緻雖然有點可惜,
但轉個念, 心想,我們是何等幸福啊, 可以騎著單車,席地而座欣賞這裡的美景,而不是枯坐在家裡而已
是啊, 真的很滿足、很幸福


居高臨下, 不怕不怕



2012、2013年賞梅時,經過這一處就被這棵佇立在路旁的梅花樹吸引了目光,那時的時機我們來的正好,
剛好遇到了它正盛開,所以我們對這裡才印象極深,每次經過這裡時,一定要來看看的啦

繼續沿著緩緩爬升的林道道路, 踏雪尋梅趣

林道二旁雪白夾道的景緻,若您有幸遇到了滿山滿谷,像是北國白色雪景般的景緻,
不要訝異,這是在台灣,是我們用單車就可以造訪的路上,這種騎來而得到的美景會更加深刻

其實烏松崙林道旁, 只要有梅花小徑,而且入口處若園主沒有特別立牌禁入的, 都是可以去探訪的唷,
但請記得,我們尊重在地、也感謝在地,大方願意讓他們私有的梅園美景可供我們進入欣賞,
所以請愛惜梅樹,只要用眼、用心,而不要用手來觀賞梅花哦 !
(看過許多遊客為了拍照而去折梅花,所以Rita才愛碎碎唸啦..XD)

梅花,我們喜歡近拍, 而蒼勁有型的梅樹, 也是我們極喜愛取景的


梅樹的影子,完整映照在路上, Gavin 拍的有趣另一種不同的構圖

這個季節,極美的梅花大道


林道路上,剛剛好像沒有近拍梅花, 剛好這一株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亮,
哈, Gavin當然要好好的來拍一拍囉, 雖然它花形不是最佳的,但喜歡背後的藍天陽光襯托


不知不覺, 邊騎邊拍,也快要到了烏松崙森林渡假營耶…
希望等會遊客不要太多呀…今天是星期五,已經有許多慕名而來的遊客車輛上山囉

「烏松崙森林渡假營」
將單車借放在販賣區的附近, 接下來我們就在園區內徒步看梅花


走著走著賞花時, 有人在一旁畫起梅花來了, 我們也停留看了一會兒,
真的畫的好棒哦, 我們也看的入神, 之後聊了一會兒,才知道這位是很有名的大師呢 !
也曾經擔任過多所學校的校長,除了國畫, 他說他最厲害的是音樂,也曾在北部教學
遇到藝術方面學有專精的大師, 讓我們這沒天份的二個,也開開眼界

大師翻閱了一些他曾畫過的素描畫, 我們一眼看到就很喜歡這張,
這是在武界畫的唷, 2015年2月才去武界Off Road的我們, 是印象很深的唷

(此篇遊記是2015年才後補的)

繼續徒步在偌大的園區裡賞梅吧 ~
真的很感謝這個梅園的主人, 讓我們多年來都可以進來賞梅  ^_^

往園區步道繼續走,稍後在景觀台的地方,會有一間小小的販售咖啡及各式飲品的小小店家,應該是梅園主人開設的,
園區有個牌子立著「你喝過精選極品的咖啡 ?」
Rita、Gavin 一看到這個牌子,不約而同,都是想到 Jack 坤哥耶, 自從喝過坤哥現泡手沖咖咖,我們就唸唸不忘啦, 每次騎車聚會,要喝咖啡若杯子不快點拿出來排隊, 只能望空杯興嘆哦 !


梅園步道中不只有雪白梅花可欣賞, 也有火紅的聖誕紅,點綴於其中

走到步道的景觀台, 可以再度遠眺陳有蘭溪谷風光

由景觀台往下拍, 欣賞大片梅園景色

剛剛說的咖啡店家,就是在這裡啦,
可惜 Gavin不請Rita喝咖啡….XD


沿著園區內賞梅步道,回程緩緩慢行

園區內看到適宜的角落, 或坐或站,與梅花留下最美的一幕

離開「烏松崙森林渡假營」後, 原路沿著烏松崙林道下滑中,
這一處剛剛上山時的梅花秘境, 下山時因為此時這條路剛好沒遊客,好機會當然就由 Rita 再進去探訪一回,
Gavin就由林道外面來取景

快要下滑到烏松崙林道最下方,與風櫃斗的岔路口了,
等會就往風櫃斗方向進 ; 由牛稠坑方向出

經過一段沒有遮蔭又不緩的爬坡後,到了「風櫃斗」石碑了
這一處旁邊有休息點,許多第一次來訪的都會在這裡停留與這個石碑合影,
證明真的有到風櫃斗啦

沿途有不少梅花, 但區域較為零散, 過了剛剛的石碑後,有一段路,二旁都是檳榔樹夾道來歡迎遊客

「風櫃斗  梅王」
今天來風櫃斗賞梅的遊客還真多,路上還有回堵耶, 所以到賞梅區前,沒有什麼照相的欲望, XD…
騎了一段約500公尺左右的陡坡先來看梅王,是否和記憶中的一樣, 沒什麼花,   嗯…真的
其實這一棵老梅樹,是在1999年當地所舉辦的「梅王.梅后」選拔活動,由民眾投票而得名的,
我想,當時它應該真的是極盛時期吧,可惜我們來了幾次,都是空聞名聲不見繁盛之景

在風櫃斗騎騎、走走, 停留些許時間, 也去看了「梅后」和一些梅花較盛開的地方,
但看來,今年風櫃斗花況不如預期, 而且遊客愈來愈多,我們就準備繼續騎往牛稠坑囉 ~

前往牛稠坑途中…
這一處開闊的點,視野極佳,是我們很喜愛停留的點之一,

前幾年來時,這裡還沒有設置景觀台,所以開車的人不容易發現,但今年來發現,因為地處開闊,汽車一輛輛的停放,
這裡已經成為是遊客熱門的休息點了
右方遠處可以望見今晚的住宿地, 望鄉部落哦, 住了很多次,很喜歡的地方

在此遠眺著陳有蘭溪谷和底下好長的陳有蘭溪橋
天啊, 今天的天空整個霧到不行呀, 連高山也蒙了層灰般…
其實呀我們發現,從去年開始,台灣不只平地,現在連到高山, 這種灰濛濛的機率太高了


還蠻喜歡照片,這種大大的景, 小小的人影
FU啊, FU啊 ~ 真喜歡 Gavin 拍照時, 有著我們單車旅行的 FU ~


相機鏡頭沒有霧掉、髒掉哦….
真的很霧, 請還我們乾淨的天空啦,嗚…

到了「牛稠坑」,快要到「柳家梅園」前有個地方是今年Gavin特地要去的唷,
在路旁的一間老屋, 是很適合拍照的點哦,現場已經有好多位手拿單眼來此取景拍照了,
但Gavin說,其實這裡最適合拍照的時間點是早上啦, 有梅樹光影映照在老屋才真正美呢,
原本我們也有考量是否今天路線要先由牛稠坑->風櫃斗->烏松崙的,
但怕烏松崙下午時刻遊客會太多, 因此仍然是選擇以前我們走的舊路線

請別人代為合照一張, 又覺得很像在拍婚紗照了…

若是早上來拍照, 梅樹光影會映照在紫色這個牆面唷, 光想像就覺得畫面夠吸引人

再來一張, 看 Gavin害羞的咧, 呵呵   (Gavin對於入鏡這檔事,實在經驗不足,超害羞)


「牛稠坑 柳家梅園」
到了梅花季時,人潮總絡繹不絕的柳家梅園了, 將單車放在入口處,走進來賞花吧

來到柳家梅園,就會覺得這是一個好大好大的梅花公園呀(就是北部的角板山公園放大版),綠草如茵,許多來此追逐浪漫雪花的遊客,直接就會在草皮野餐了起來, 只能再次、再次、再次,大大的感謝梅園主人的慷慨呀 !

花開應該才五六成而已



別以為梅花都是白色的, 也有嬌艷的粉紅色呢
因為數量不多, 更顯珍貴啦


離開柳家梅園後, 今天賞梅三大景點暫時告一個段落了, 從牛稠坑繼續沿著「投59」,
接下來路線則是由新鄉-->羅娜-->望鄉

告別新鄉部落牌樓「投59, 13K」,開始下滑路段, 記得不要下坡滑的太開心,一路滑到台21路上了   ^_^
因為等會兒是要往右邊,羅娜的方向唷

大約下滑1.4公里左右,會遇到岔路口, 右轉往「羅娜」
若是左轉,則會繼續下滑, 接到台21線的筆石橋)
來賞梅大部分車輛都是會往台21方向下切,會開往羅娜方向的車輛好少.
之前我們也是由台21再往望鄉部落騎去, 今年則是走這一條不同的路, 去探探險囉 ~

剛剛右轉後沒多久, 就可以看到紅色的「羅娜橋」
這個畫面似曾相識,怎麼感覺很像司馬庫斯大橋啊, XD….

橋像沒關係啦.....只要路況和坡度不要一樣就好了 ....

「羅娜橋」
跨越下方筆石溪的,就是聯結新鄉與羅娜二個村落的重要橋樑, 紅色圓拱造型橋身在青山綠山中更顯醒目,
過了羅娜橋後, 約3.2公里左右緩坡
蜿蜒爬升, 即可抵達羅娜部落

羅娜部落社區入口旁的廣場

廣場前有擺放了一台退役的坦克戰車, 隱喻是要來保護這裡的布農族人嗎 ?
還是這裡已經是國軍派駐羅娜的另一處軍事重地了,
現在各地好像都擺了許多以往國軍退下的戰車、戰機,這也可做為觀光的另一用途吧

二台都是車, 但輪子尺寸差很多

「羅娜部落 踏雪尋梅自行車道」
串聯羅娜、久美、望鄉及同富等4個部落的自行車道, 串連部落
沿途高低起伏的聯絡道路,
其實這就是部落裡一般的道路,但路上有了自行車道指示及圖案辨別,不過應該不會有人特地來這裡騎這條自行車道吧

不過, 我是還蠻喜歡這個自行車道的名字  「踏雪尋梅」
具有當地原鄉部落特色的自行車觀光休閒路徑, 騎著單車,遠離塵囂的寧靜氛圍,
若要賞梅花挑選適當季節來,真的可以踏雪又尋梅哦

時間很充裕,接下來可以多留一些時間在部落裡面逛逛了,
我們發現部落裡的路名,都很特別耶, 路旁也有許多生動的壁畫

羅娜部落是台灣目前布農族中最大的部落,而原住民部落裡不可缺少的,就是教堂了,
其實羅娜並不是一個冷門的地方,許多人在聖誕節時會特地揪團一起來過節,
為的就是來體驗和城市截然不同的溫馨聖誕慶典氣氛
部落中的天主堂,最明顯的地標就是照片中的巨鳥羽翼守護著天使, 來到這裡都可以感受到瀰漫著莊嚴的氛圍


我們騎著單車逛呀逛的,大約下午時分吧, 由國小慢慢步行出來,感覺像是小兄妹,
看著他們純真腼腆的神情,真的好可愛哦, 小小身軀拖著重重大大,學校要帶回的物品,動作也超卡哇伊!
和小兄妹開心的聊了一下下,不過就是我們問,他們答啦,好害羞…後來我們從背包中拿出糖果請他們吃,
他們笑的更開心了 ^_^

看著可愛的小兄妹過了馬路,回家, 我們才放心離開這裡

羅娜教會-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
除了剛剛的天主堂外, 這是另一處部落信仰中心
繞騎回部落入口牌樓 , 準備離開這個人好多、好熱情的羅娜部落

離開牌樓後, 續往「投59」接往「久美」
踏雪尋梅自行車道的正前方就可以看到玉山主峰、北峰了唷, 雖然視野不佳啦,
但總知道那是玉山,在這裡騎車感覺特別不一樣
沿途大多是葡萄果園,不過這個時節來也不是產季,殘念, 騎約2公里即抵達久美部落

事先規劃時知道,從「久美」騎到「望鄉」,有2個路線可選擇,
第一是往下走「台21線」,第二則是騎經八通觀古道遺址之一,,橫跨阿里不動溪的「千歲吊橋」,
往年 Rita、Gavin選擇走「台21線」是因為隔天路線會安排騎塔塔加, 今年有別的規劃,
所以當然是去要由「千歲吊橋」過去望鄉囉

前方看到我們要經過的「千歲吊橋」了嗎 ? 哎呀, 這感覺都要比 Rita 苗條了
聯結久美與望鄉二部落之間的橋樑,橋身並不寬,寬度僅能容一車通行,
這座橋聲名大噪原因之一,也是因為電影「到不了的地方」場景在此拍攝



「千歲吊橋」另一端
當地居民騎著野狼一下子咻就騎過吊橋了,這對於他們來說,是再輕鬆不過的事了吧
過了千歲吊橋, 往望鄉部落途中拍的不知名植物
若有人知悉,再請不吝賜教了


這段路是第一次騎,覺得很新鮮, 原本以為過了千歲吊橋後,還要騎好一段才會到望鄉部落,
但路途比想像中的近,而且好騎哦, 看到這一段種植山櫻花似曾相識的道路,
望鄉到了 ~

這是今晚的民宿, 已經第三次住在望鄉部落了,
一開門就能望見玉山, 嗯, 我好喜歡的地方,
因為望鄉部落是布農族,許多人會擔任登山嚮導或協作,民宿主人以前也是協作,近幾年致力於望鄉部落當地的觀光導覽,
剛也和民宿主人在外面聊了好久的天, 聊彼此登山的趣事和部落間的傳統,以及他們現在努力要讓部落更加美好完善的想法,聊了好一會兒,他才又趕著去忙部落的事了

民宿房間內部照片 (套房)

因為抵達民宿時間才下午3,4點多, 晚餐由民宿徒步走到部落街上簡單覓食,(散步路程約10分鐘左右)
旁邊這一棟,是以前第一次來到望鄉時,住過一次的民宿,此刻已經有遊客正在準備露營搭帳了,
部落裡的山櫻花, 此時正悄悄綻露花苞了呢
若路線是安排附近的, 很推薦住在望鄉部落裡的民宿哦 !

今日里程&今日爬升





Day 1 路線資訊: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
伊達邵-頭社-水里-郡坑-信義-烏松崙-風櫃斗-牛稠坑-新鄉-羅娜-久美-望鄉
 
 

Day 1 高度路線圖: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